據說,那是個45%的天堂。
我在這海平面應該不到300公尺的冷氣房內,
聆聽著來自海拔3,500公尺以上的冒險。
旅遊,為富邦春季講堂畫上一個句點。
「從旅遊,看更遼闊的遠行力」
宏達電總經理特助、威盛電子發言人,
分別是主講者劉在武和李君偉二位大哥過去的頭銜,
藉這個機會,與大家分享了他們的西藏旅程。
人,管你是庸庸碌碌或是兢兢業業,
在走到了生命的中點,
總思量著,期待能有一些創舉、一些突破,
在這生命的尺規上,狠狠地留下一個特別的印記,
回頭看,還能輕輕撫摸著那痕跡,娓娓道來一個如同夢境般的故事。
異鄉的冒險,酷冷的冬天配上人煙裊裊的青康藏高原,
它不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唯一需要的就是下決定的勇氣。
這個跳tone的旅程,為一番頗有成就的生活帶來更大的不平凡。
林懷民說過:「流浪是人一生的養分。」
對於二位大哥,47天的遠離塵囂,是個十足的休耕時期。
那對於在工作起點上正開始往前推移的我,
要如何得到充足的養分呢?
度假打工、出國留學,都曾成為我和Zack討論的議題之一。
有過45天南半球經歷的我們,
離開家園,短暫放棄些彷彿大半時間都在追求的一些事物,
自以為,不過就是灑脫地說聲再見,回頭再聯絡。
然而,卸除了學生身分,
以一個初出茅廬、半生不熟社會人要做出這樣的決定卻是難上加難,
意味著,要放棄目前剛起步且看似安定的工作,
用半年或是一年來吸收養分,
對我來說究竟是個休耕期,亦或是個荒廢,這是我最徬徨的。
原以為在這二個小時內,
可以聽到二位大哥對於這樣取捨心態上的轉變,
希望藉此在自己心上打上一劑堅強的強心針,
不過整場演講仍是以西藏旅程的闡述為主,
拉薩、阿里、佩枯錯、青藏鐵路,
名詞、地圖、照片、故事勾勒出一個令人心神嚮往之國度,
那是一個天堂,只是不是這次我想要了解的重點,
總覺得有些許可惜了。
演講後的Q&A時間,
一位女孩問道:
這趟旅程帶給二位大哥最大的影響是什麼?
是否真能對人生帶來些不同的能量?
大哥們,是誠實的。
他們並不會因為47天的旅程,從一個凡夫俗子蛻變為仙人,
旅程中的故事,每一站的感動哭泣,
才是促使他們將這段經歷紀錄下來的動力。
我極度喜歡這個答案。
或許我心中的疑惑還是無法解決,
但我想,這些問題還是要靠我自己去解答。
踩著那塊土地,或許疲累;
吸著微薄的空氣,也許頭痛欲裂;
看到美景,偷偷背對著夥伴流下由衷的眼淚,
都不是當初生命計畫中早早就預料到的一個完美專案。
類似的過程,是否會是我未來生命當中的一個結鍊點,
我仍舊不知道,
但是正如二位大哥所說的,
我們眼中的高樓大廈、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世界,
卻是西藏子民眼中的天堂。
或許我唯一能做,
就是勇敢地替自己創造更多生命中的不平凡,
用這樣的感動來涵養一些維持生命動力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