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遊世界大哉問] 行程篇
[Q]你們總共去了幾天?
這次環遊世界在外流浪的日子共計8個月。
一開始查克先生和我其實也沒打算要環遊世界,只是想請個長假規畫一個2~3個月的行程,好好地休息一下。沒想到和旅遊這件事情還是太動人,倆人愈討論下去就愈發不可收拾,整個計畫莫名地從原本的長程旅遊計畫整個變成環遊世界的壯遊,查克先生最後向公司申請留停一年,而我則是直接遞上辭呈。
[Q]你們總共去了幾個國家?
應該有不少人以為8個月我們應該至少把這地球上一半的國家給K.O.了吧,其實不然,這次我們的行程就國家數其實只有18個國家(不包含轉機國),共計橫跨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及南美洲。
主要是我和查克先生都有個共識,走馬看花衝國家數不是我們這次旅遊的宗旨,蜻蜓點水式待在一個國家2~3天就匆匆轉往下個國家的旅遊方式,對於一個八個月的行程規畫而言實在是太累人了,彷彿還沒了解這個國家就又要跟他說掰掰,也因此我們在每個國家的日程安排上,都是以能夠盡興遊玩也不致於過度疲累(ex.不斷趕車趕行程)的方式來做規劃。
[Q]可以參考一下你們的行程嗎? 怎麼決定要去哪些國家呢?
很多人都會問我們到底是怎麼決定要去哪些國家呢?其實這個問題一點也不難呀!
大家可以跟著一起依照以下方法做一遍,首先問一下自己,如果有個假期,你想去哪個國家? 好,這時後第一個國家馬上就呼之欲出了吧!
下一步,你再問自己,那除了剛剛想到的那個國家,你還有沒有想去哪裡呢? 好,跟著我做,第二個國家是不是也就出來了呢!
接著不斷重複以上自問自答的步驟,你會發現你已經在心中那個世界地圖上釘上了好多個小圖釘。
最後,你再把圖釘上的這些點連起來,你就可以得到一個你自己的環遊世界行程表啦。
而我和查克先生呢,畢竟是兩個人的旅程,總是希望這個行程是兩個人都非常期待的,也因此我們的作法是將想去的國家先各自挑選出來,不特別限定國家數,兩個人行程當中有交集的國家,就列為優先順位,如西藏、尼泊爾、東非、土耳其、埃及、秘魯、復活節島等都是在第一輪很快就出線的國家。
另外有些國家則是原本在我們各自的名單內,這時我們就必須找些資料來想辦法說服對方納入最終的行程,透過進一步的討論後再決定是否要納入,在這個步驟我們刪掉了西伯利亞鐵路之旅、開車橫跨美洲大陸之旅、北歐五國奢華之旅、瑞士貴桑桑之旅、印度苦行之旅。
而有些地方則是我們兩個想都沒想過,覺得以後返回職場或是退休後仍有機會可以遊歷的國家,如日本、韓國、東南亞、歐洲等。
在一番激辯後,我們決定了想去的國家,也排定了一下的行程。
左邊的行程是心目中完美的行程,但礙於某些現實因素,我們最終的行程則是右邊的行程,有些微幅調整囉。
另外如果八個月都去景色類似的國家其實很容易就會旅遊疲乏,也因此我們行程安排上有些國家偏重大自然風光,有些則是以古文明為主,有些則可以看到野生動物,有些更是挑戰自己體力的極限,整趟玩下來,可說是一點也不膩呢。
原訂行程 |
調整行程 |
中國四川 |
中國四川 |
中國西藏 |
中國新疆 (西藏入藏函暫停發放) |
香港 |
香港 |
義大利 |
義大利 |
斯洛維尼亞 |
斯洛維尼亞 |
克羅埃西亞 |
克羅埃西亞 |
肯亞 |
肯亞 |
坦尚尼亞 |
坦尚尼亞 |
土耳其 |
土耳其 |
埃及 |
埃及 |
約旦 |
約旦 |
以色列 |
以色列 |
尼泊爾 |
尼泊爾 |
秘魯 |
秘魯 |
復活節島 |
復活節島 |
智利 |
智利 |
南極 |
--(無法於秘魯申請到簽證) |
阿根廷 |
--(無法於秘魯申請到簽證) |
墨西哥 |
墨西哥 |
瓜地馬拉 |
瓜地馬拉 |
美國/美東、美西 |
美國/美東、阿拉斯加、美西 |
[Q]8個月的行程要怎麼規畫?
如果時間很有彈性的話,在行程的規劃上是可以比較隨興的,走到哪玩到哪隨遇而安。但對於八個月要遊歷完這個多國家的我們,我們則採取了比較嚴謹的行程規畫,希望能夠更有效率地應用這得來不易的8個月時光。
何謂嚴謹的行程規畫,其實簡單來說,我們這次的行程其實可以切割成一個獨立且完整的單國自助旅遊行程。
基本上每天要去哪些景點參訪,每天要住在哪個城市,城市之間的交通如何接駁、出發時間、車程等,這些問題在我們出發前都大致研究個透徹,主要是為了要有效掌控每一天的行程,不希望發生那種本來預計下午離開A城市前往B城市,卻發現每天只有早上有班車,而必須多待一天在A城市的窘境。
而像是要住在哪間旅館或是要吃什麼好吃的美食,這些更為細節的東西我們則選擇抵達當地之後再做些功課,也算是保留了部分的彈性囉。
當然這麼浩大的工程可不是三天兩夜就可以做完的,我和查克先生分別認領了不同的區域,花了大概將近2個月,才把一個240天的行程表給排出來。
[Q]行程安排上還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
注意各國的旅遊季節
有稍微認真看一下我們行程的朋友們就知道,我們一下飛到中國,一下又飛到歐洲,接著又到了東非,再回到中東,更詭異地是又往回跑到尼泊爾,再千里迢迢到美洲。究竟是為什麼行程安排地如此跳躍呢?
其實這樣的安排都是為了旅遊季節的考量呀,以西藏為例,我們原本預計要在西藏待上將近1個月,包含了幾天的轉山行程,西藏的環境已經算是相對刻苦了,所以如果又碰上雨季,在行程上的安排可能就會多了一些不確定性,也因此西藏安排在6-9月的旺季是比較適合的。
而西藏後就交通路線而言應該是直接前往尼泊爾為佳,但是尼泊爾我們原先規畫了EBC健行行程,也因此在9-11月的時間抵達是比較適合的。
而東非行程則是為了要配合動物們的年度大遷徙時間,在8-9月間前往才有機會感受那狂野的震撼。
而南極之旅就勢必得安排在11-12月時南半球夏天有南極船可以搭乘的時間前往。
我們寧願多花一些機票錢及一些交通的時間,而選擇在最適宜的季節遊歷各個國家,畢竟,這可能是一生中唯一一次見到這些國家的機會。
確認一下各國新聞動態
我們定位自己為背包客而不是探險家,目的是遊玩而不是玩命,所以那些會對生命安全造成影響的國家不是我們這次的目標。也因此建議各位在決定好行程之後,如果你平常不是個關心國際大事的人也請稍微Google一下各國的最新情勢。
例如本來我們的中東行程除了約旦及以色列外,原本也想去敘利亞及黎巴嫩,每個朋友聽到都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因為敘利亞當時其實仍處於非常嚴重的內亂,我們也認真研究了一下後隨即放棄這兩個國家;另外埃及有一陣子在首都開羅也是實有暴動,但在我們預計要造訪的那一陣子已經因政權輪替而有所平息,所以我們依舊把埃及納入我們的旅遊名單中。